张俊彪先生文学艺术思想审美品鉴

时间:2023-06-02    点击:659270

文/李政

时光如画,记忆如笔。岁月留痕,往事并不如烟。只要心向太阳,你前进的路上总是充满光明!这是我认识并品读张俊彪先生及其文学作品之后一个新的感悟,新的收获,新的启迪。张俊彪先生,不仅是令人尊敬和十分喜爱的享有崇高威望的著名作家,而且是一位善于思考人生、耕耘人生、书写人生的智者和哲人。认真阅读、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如同品尝一桌色香味俱佳的文化大餐与人生大餐,让人暖胃又暖心,神清而气爽,赏心而悦目。


一、品读张俊彪,把日子过成了岁月。作为一个名不经传的晚辈,张俊彪先生对于我的关爱、鼓励和培养,常常使我内心十分感动,我也十分庆幸认识他,有幸阅读他那么多的优秀作品。近年来先生每有作品完稿,或者他看到有好的文章,总是第一时间分享于我,让我感到受宠若惊,心生敬意!前一个时期当我收到先生的新著《追忆过往岁月》,心情格外高兴也格外激动。当天晚上,我大约花了四个多小时通览了全书,之后又认真仔细看了好多遍。让我更为敬佩的是,已经年届七旬的他,精力竟如此旺盛,才思如此敏捷,谋篇成文是那样地精道严谨。从2021年下半年起,到2023年1月成书,一年半的时间内,他先后撰写非常珍贵的历史性回忆传记散文24篇,篇篇精彩感人,且文学性和史料性极强。同时,他还创作了数量不菲的格律诗和新体诗。正如王继庭先生所说:“阅读它,不仅是一种精神享受,同时也是一次灵魂的思考,境界的升华。”在认真而又反复细致的研读完他的新著之后,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了他,也更加的崇拜他。无论是品读先生的《京城插柳》《红都种花》,还是研读先生的《西安事变》《丝路花语》,及至《神泉》《地契》《仙人崖》等,都会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我以为,它们皆可成为散文中的精品和名篇,应予推介传颂。

▲张俊彪著《追忆过往岁月》

40多年前,我在一个亲戚家曾与他就有一面之缘。当时的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是一个视书如命的初中学生。先生的《红河丹心》书稿送给我的亲戚李治安爷爷审阅(李爷爷是陕甘红军地下党员,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习仲勋主席的老部下,为陕甘边及正宁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立做出过重要贡献)。由于当时李爷爷年事已高,加之患有眼疾,因而,我有幸为李爷爷诵读了先生手抄本即出版前的原稿。李爷爷曾问我诵读书稿的感受,我便如实地说了我对书稿的喜爱与敬佩之处。记得当时我还有意摘抄了书稿中一些人物景物描写和畅亮抒情的精彩片段。先生取书稿时,正好我也在现场。先生当时身穿白衬衫,下着军绿裤,浑身散发着一个青年军人的飒飒英姿,显得十分英俊帅气,特别是笑起来很好看,为人也随和,让人心生敬意。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先生在与李爷爷谈话间不时询问我的学习兴趣与理想抱负,夸我“字写得好,人诚实有灵性,将来定有出息!”如今回想起来,也许正是因为有像先生这样一些良善之人的鼓励、鞭策和点拨,我才会不畏艰辛,以书为友,以贤为亲,从一个农村的放牛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城市,成长为一个崇德敬贤、重情重义、教书育人的高等教育工作者。

▲张俊彪为本文作者所题书法作品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给予我文学造诣方面帮助巨大的,不仅有当时闻名全国的文学名家如巴金、茅盾、朱自清、丁玲、刘白羽、秦牧等,还有西北黄土地作家如柳青、贾平凹、路遥、陈忠实、张贤亮等,更有从家乡走出去的张俊彪、陈默、路笛等,在这些星光璀璨的作家中,先生的作品是我读得最多的,受益也最多的。也许是我的农村生活经历与他有更多相似的地方吧。著名评论家郑秉多先生曾高度评价:“张俊彪先生就是一本书,是一本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书,他值得我们耐心而又认真的品读。品读这本书,我们会读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文学的执著追求,对真善美的独特领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敬畏与爱戴。”先生如一位技艺超群的珠宝艺术家一样,入海淘浆,破蚌取珠,打磨抛光,将一个个尘封的历史记忆串成了一件件光彩照人、意味深长的美丽而独特的珍珠项链和无比珍贵的艺术品!

二、感悟张俊彪,把文学写成了美学。尼采曾说:“若没有足够的深度,就不会有碧波荡漾的水面。”人们对张俊彪的推崇与敬仰,是他的人生历练和一个个优秀作品透射出的光芒聚合而成的。他从197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到如今已有50多年之久。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电影文学剧本以及文艺评论等多个方面,其作品类型之丰富,体量之宏大,内容之宽泛,涉及领域之磅礴,解析问题之深透,在现、当代作家中都是极为少有的。鹿丁联先生曾评价:“张俊彪先生是一本书,是一本厚重而博大的书。一本晶莹而璀璨的书。一本有着温度与情怀、意蕴丰盈的书”,“目睹他的艺术珍品,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博大厚重、温情与丰盈,简直就是一座意蕴丰盈的文学富矿!”李印功先生如此评价:“张俊彪先生作品里所体现出的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平,不屈于命运、不甘于平庸的雄心,以及用文学关爱社会、回报社会的品德,使我们受到极大震撼!”

作为一个热爱文学、关注文学的读者和教育工作者,我从先生的作品里读出了先生对人生的感悟,对真理的追求,对事业的热爱,对大美大善的推崇,先生的作品全是满满的正能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先生对人生美学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追求。无论是先生的散文《丝路花雨》《白篮子》,还是他的优秀长篇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鏖兵西北》《红河丹心》《血与火》《最后一枪》《省委第一书记》《曼陀罗》《幻化》三部曲等,在其思想性和文学性方面来审视,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因此,我以为要全面认识张俊彪、理解张俊彪、感悟张俊彪,就必须认认真真地研读他的作品,把握他的思想脉络,体察他的人生经历,探究他的创作轨迹。他曾说:“我的文艺理论,既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既有客观的,也有自觉的;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成因。”先生的《精神与精神性——阅读札记》一书,是他对多年来文学创作、艺术审美、人格塑造、精神探索的认真反思、全面梳理和深度矫正。曾经为《鏖兵西北》进行小说演播的喻杭先生感慨道:“张俊彪先生的《鏖兵西北》写得真好,演播效果出乎自己的预料,作为演播者和策划者,我真是受益匪浅,美不胜收!”我自己也在认真聆听《鏖兵西北》小说连播中,对他的文艺创作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有了比较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先生是把文学写成美学的名副其实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先生的作品如同先生的为官为学为事为人一样,令人心生敬意,高山仰止,美在其中!

三、致敬张俊彪,把人生活成了哲学。毫无疑问,哲学的本质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与高度把握。哲学思维是人类高级思维的凝结,是人类高级智慧的反应。哲学的价值是充分理解,是追寻一切事物最深层次的根本性理解。品读张俊彪的文学作品,探寻他的人生历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清晰而又明确的结论——张俊彪先生,不仅是一位思想深邃、学养丰茂、文笔犀利、著作等身的著名作家,更是一位品格优良、胸襟宽广、意志坚韧、饱含深情的智者或哲人。他是真真切切从大西北广袤而深厚的黄土地上走出去的具有优秀文化品格和高尚人格魅力的思想者与创造者。我以为,他与柳青、陈忠实、贾平凹、路遥、张贤亮等同时代的文学名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西北情结与黄土高原情韵,是值得令人尊敬与不断学习研究的文化名家与大家。他们不仅是一本书,而且是一部鲜活生动的历史“活字典”,是一部演绎时代凯歌、书写真善美的“人生大剧”。

高玉峰先生高度评价张俊彪:“数十年来,张先生用深刻思考、如椽壮笔、文学力量,复原历史细节,刻画英雄人物,记录时代变迁,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用心血智慧营造了一座五光十色的文学殿堂,开辟出一个个色彩斑斓的美学境界。”王旭先生如是说:“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张俊彪先生是一位家国情结无比深厚的文学巨匠。无论是北上兰州,还是南下深圳,始终不忘家国情怀,情系家乡人民,关注家乡发展,倾注了殷殷桑梓之情。我想,先生令人敬仰之处,正是他始终如一地饱含着一腔浓郁厚重的赤子情怀,他不图名,不图利,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犹如大树对根的情谊一样,将他的全部人生积淀回馈给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张先生是真正把人生与哲学融会贯通的灵秀之人,是奇才,更是俊才!

众所周知,以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张俊彪文学艺术馆”,已经成为他的故乡旬邑县一道亮丽的文化名片。文学馆的展品,皆为他和家人无偿捐赠,其赠品类型之丰富,数量之大,质量之高,在国内来说都是少之又少的。据初步统计。文学馆中藏有张先生的手稿2300多万字,全国知名作家、诗人、学者的珍贵书信1700余封,有他收集全国名家书画藏品5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490多张,各类艺术品、证件、证书、工作笔记等百余件,各类珍贵邮票2500余枚,各类书籍含名人签字本共6000余本(套)。仅从这些庞大而惊人的数字就可看出,张先生是多么的赤诚,多么的质朴,多么的感人啊!

张俊彪先生用它最朴素、最真诚、最动人的果敢行为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个军人一个文化人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壮丽凯歌,也诠释了一个作家和学者的初心本真和哲学归宿。我们敬仰他,才会学习他研究他。我们学习他研究他,便会更加地敬仰他!


2023年5月21日于陇东学院

作者简介

李政,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正宁人,曾任陇东学院老干处代处长、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庆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地方史志、民俗文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等。近年来,在《中国审计》《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陇东报》《中国高教研究》《西北干旱农业研究》《党校教育动态》《人民日报经济周刊》等高水平刊物发表时政评论与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中国高教学会(国家级)、甘肃省教育厅科技厅及陇东学院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