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蜕变”

时间:2020-12-07    点击:697521

---三原县陵前镇柴家窑村发展侧记

  尽管大家都明白制约塬上农业发展的原因是缺水,但提起寻水源,很多人却摇了头——“没水就打深井,地下打了那么多窟窿眼,还不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同样,谁都明白塬上粮食产量低,要想致富必须发展耐旱收益高的产业,但提起找新产业,很多人还是直摇头——“咱农民祖祖辈辈都在地里跟麦子、玉米‘打滚’,哪有门路去寻别的产业?”

  但咸阳市三原县陵前镇柴家窑村偏偏要去“撞南墙”,引进苗木产业,从塬下往塬上引水,没想到,还真成功了。从过去以种植麦子为主,变成如今家家户户种植苗木的森林村庄,柴家窑村用了12年。2008年,村里人均收入7000元,到了2019年底,人均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

地还是那片地,人也还是那群人。曾经地薄缺水的村子是如何逆袭的?发展耐旱的苗木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因地制宜,从而创造出农民的幸福生活。

找路

  568户,2450人,8000亩土地,刨去宅基地,柴家窑村人均近3亩耕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家里地多本是好事,可柴家窑人却高兴不起来。

47岁的赵甲科清楚地记得,30年前分到地时的喜悦。父母和他们兄弟姐妹4人,共分到了15亩耕地,“得知消息的一瞬间,家里人真是太高兴了。”

不过,这份开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到地里一看,全家人都傻了眼,15亩的地,由分布在不同坡上的几十小块组成,耕种所需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赵家人没有气馁,他们坚信只要下苦劲,一定能让地里长出“金疙瘩”,但结果却给了他们一记“闷棍”:成熟的麦子最多只长到成年人小腿那么高,产量与高度成正比,15亩麦子磨成面粉,连6口人的肚子都喂不饱。

  既然麦子产量低,那就种红薯、玉米,可到了收获季节,等来的又是一场“空欢喜”。去找邻居借粮食,赵甲科不是没做过,但全村都是这么恓惶,谁家都没有余粮。其中原因,他心中有数,“村里的地都位于旱腰带上,坡地多还缺水,人几天不喝水都受不了,更何况庄稼呢。”

  缺水这块短板带来的影响很明显,到2008年,村上半数的耕地被撂荒,流转都没人要,人均收入在7000元左右徘徊,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36岁的王卫就是在这个光景下被选为村长的。从十几岁起,他就在三原县城做起了服装生意,凭借能吃苦、脑子活,事业上干得风生水起。年轻能干的他在村委会上放下了话,“一定要带领全村致富”,为了专心工作,他把生意交给了妻子。

  有着商人头脑的王卫喜欢“算账”,上任之初,先仔细盘算了一遍柴家窑的短板和优势:旱塬地区缺水虽是硬伤,但人均近3亩的土地,却让他眼前一亮。

想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在这些土地上做些“文章”,谈何容易?正当王卫发愁的时候,村民马林进入了他的视野。

  开着五轮蹦蹦,跑苗木运输,活多的时候,一天能赚三四百块钱,在村民还在为吃喝发愁的时候,他家里却早早盖起了大房子。王卫迫不及待地向他“取经”,沟通中得知苗木产业市场好、利润大。

  从中嗅到了商机的王卫开始到处考察。四川温江是第一站,这次行程,他是奔着“中国西部花木之乡”的名头去的。10多天的考察让他兴奋不已。一棵拇指粗细的皂角树,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500元,直径10厘米的国槐售价上千元……苗木不仅价格好、市场需求量大,而且生长期需要水量不多、耐旱,正适合旱塬地带种植。

  这个消息让村“两委”班子沸腾了,但接下来路该咋走,众说纷纭,有人提议全村大面积种植花木,有人建议再观望一段时间,王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先引进绿化公司流转部分村上土地。

  这不是拍大腿想出来的。王卫有着自己的“小九九”:龙头企业的到来,不仅能给村民带来就业机会,让大家在工作中积累苗木种植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能把柴家窑村做花木的名头打出去,为后期村民自己发展产业做好铺垫。

  当年,柴家窑村引进万科公司,在村上流转了240亩土地,将收购的关中和陕北的苗木“寄存”在地里,再根据西安绿化市场的需求供货。

   就近选择用工是村委会的唯一要求。李万英是村里第一个买了“背背车”(小吊车)的,在万科每次收树卖树的“中转”时期,他的车就起了作用,把树木吊出来放进运输车里,一棵树的收费20到30元不等,到年底一盘算,不仅买车的4万元回本了,手头还落下了5万元存款,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20多位村民买回了背背车。

前期就业的好处逐渐显现,给苗木挖坑、做土球的村民赚辛苦费;负责苗木运输的村民挣运费;还有能下苦的村民到周边地区收树,倒手卖给万科,赚差价;用起重车的村民也能赚钱。一年后,半数村民都参与到了万科的发展中。

找水

  仅仅两年时间,万科在柴家窑村做苗木的名头,就已经在三原县周边响了起来。背靠大树虽然好乘凉,但如何让村子长成“大树”,从依靠企业到自身发展产业,才是更关键的。

“两委”班子决定,在全村大面积推广苗木种植。为了给村民吃颗“定心丸”,王卫早在万科入驻柴家窑村的时候,就在自家地里种了3亩皂角树,2年多的时间,卖了3万元。收入是实打实的,眼馋的村民也纷纷在地里栽种了苗木。

  看着全村陆续有5000亩耕地被苗木“占领”,王卫依旧不满足,他心里清楚,要想让可使用的耕地面积最大化,就必须要把复垦地窑这件事提上日程。

  地窑又被称为“地下四合院”,在平地上凿出一个长方形的深坑,沿着坑面挖出窑洞,旁边再有一条斜坡通到地面。

  依土而建的地窑,冬暖夏凉,但是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每逢下大雨,村干部们都要在村里跑一圈,看看谁家房子塌了。

  村副主任姚润回忆,以前人们最怕两样东西,一是“大白雨”,二是“老鼠”,被老鼠打过洞的地窑,遇见大雨天,雨水便会倒灌进洞里,轻则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严重的能直接冲塌地窑。

  危险性极高的地窑占地面积相当大,小的每座有2亩,大的有3亩,到2008年,全村一小半人依旧住在地窑中,其中大多是老年人。

  要说动大家离开居住多年的地窑,搬到儿孙的房子里,可不是件简单事。“增加耕种面积,这是好事我同意,但要动我家的窑,牵涉到各方面的问题咋解决?”村民胡克华的坚持道出大家的普遍心态。

  在地窑中结婚生子,又迎来家庭第三代的胡克华夫妇,不想搬的原因主要是对老屋有感情。老两口去“考察”过两个儿子家,心里也曾对明亮的砖瓦房有过向往,但没地方养牛,又让俩人心生退意。

  没地方养牛的给寻地方,嫌砖房冬天冷的建议儿女给盘个炕……多方协调,说尽好话,村干部们使出浑身解数推进复垦工程,几个月后,全村所有地窑都得到了复垦,470亩新耕地也因此被“解放”。同年,这些地被分发到村民手里,种植苗木。

  在全村如火如荼大力发展产业的时候,缺水的问题再次被摆到了村民代表大会的桌面上。有村民反映,“两亩半的地,浇了将近20个小时,掏了500多块钱。”村上现有的深井,水量在逐渐变小,浇地费时又费钱。虽然苗木耐旱,但定期浇些水更利于树木生长。

  对水的渴望促使村“两委”班子做了决定:“引泾上塬”,把灌区泾惠渠的水,引到村里来。从塬下引水到塬上,要突破300米的高度差,项目难度大得让人咋舌。

  外村人伸长了脖子看热闹,但柴家窑人没放弃,2013年,村上给三原县水利局写项目申请报告,村干部们轮流往县上打探项目进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层层考察和审批,2015年,项目落地实施,2018年,全村6000余亩的苗木都浇上了泾惠渠的水。

  柴西组的组长赵敏敏记得通水那天村民的兴奋,半夜12点,全组48户人一户没落下,等候在自家林地里,大家都明白,“水来了,靠苗木赚钱的好日子也来了。”

苗木收益好,村民都有体会。“一棵国槐一亩玉米”,一棵直径10厘米的国槐树,收入抵得上一亩玉米?这话谁信,马雷。

  今年35岁的马雷是柴家窑村第一批发展苗木产业的,10多年前,中专毕业的他靠着6000元钱倒腾苗木发了家,2018年,成立了绿锦丰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前几年,马雷花了5.5万元从陕北进了45棵树,在自家地里养了没几天,倒手就卖了18万元。

  虽然他认为那次交易主要是运气好,但苗木赚钱多这事,他不可否认,“间距1米的国槐树,一亩地能种上百棵,从栽种到售卖需要两年,一棵树至少能净赚500元,跟一亩玉米的效益差不离。”

  村民不看广告看疗效,到现在,全村6673亩可用耕地上,苗木种植面积超过了6000亩。

找钱

  如今,柴家窑村每家每户都种起了苗木,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了20多家,生意也从三原县周边做到了陕北和陕南。看似发展顺利的产业,其实也遇到不少困难。

2016年,村民荆卫飞想做木材加工,但缺资金,于是跟信用社申请了5万元贷款,到了现场,原本答应要当担保人的姑父却突然反悔了,理由是怕他做生意亏本,自己担不起风险。没了担保人,贷款成了泡影。

  荆卫飞的遭遇不是个例,此前,村委会陆续接到村民反映,想扩大自家产业,但信用社要么贷款难申请,要么利息太高,“换了几个担保人,往信用社跑了几个月,最后贷了10万元,每年还得掏6000多元利息。”

  事关群众利益,时任村支书的王卫坐不住了,当打听到咸阳市人社局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建设,在三原县启动时,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申请柴家窑村成为试点村。

咸阳市人社系统及经办银行对村风村貌、村委会班子、社会信誉、银行系统信用记录等进行综合评定,2018年9月,柴家窑村成为三原县第一个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

成为“信用乡村”试点村的好处显而易见,村民创业需要资金,可从银行免息贷款。但享受这个便利还必须要经过层层考核。

  县劳动创业就业中心定期在柴家窑村开展理财投资培训,每期15天,想申请贷款的村民必须提前报名并按时上课,考试合格后颁发创业证和就业证。

  这还仅仅是第一个阶段,考试合格的人还要找到愿意为自己担保的4户村民,在村委会的见证下,写下书面申明,最终才能向定点银行申请无息贷款。

  “这个措施既能鼓励大家扩大产业发展的规模,又能倒逼村民提高自身为人处事的能力。”王卫的话有实例佐证,村民杨某和杜某人品有诟病,平时在村里不受人待见,考试合格证虽然拿到手了,但4户担保人却怎么都寻不到,脸上无光的两人最终也没能申请到贷款。

  与之相反,2019年,年轻能干的荆卫飞通过考试后,顺利找到4户村民,愿意为他担保,拿到了10万元的资金支持,随后,看中已久的木材加工设备也拉回了家。目前,有100多户家庭享受了无息贷款,累积申请了132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

  “现在全村苗木发展的势头正劲,但往往是这种时候,更容易出现纰漏。”王卫的话,并非杞人忧天。

  几年前,个别村民为了赚快钱,将挖树的锄头伸向了别人地里。不仅让受害者财产受到了损失,两家人也因此撕破了脸。除了偷树,偶尔还有惯偷趁着天黑,把村民的羊运上车悄悄拉走。离得最近的镇派出所到村上有7公里,等到发现时候报警,小偷已经开着车跑到临近的渭南了。

  为了调解村民摩擦和预防偷盗行为,村委会成立了自治的村级巡逻队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村“两委”班子的7名成员组成,夜晚不定期在村里巡逻,白天在工作之余调解村民纠纷。

  在这之后,不仅偷树现象逐渐消失,由此演变的邻里矛盾少了,而且村上的治安越来越好,村民遇见纠纷时,都会主动找村委会出面解决。

  2019年夏天,村民杨建利在附近某单位打工时去世,家人与责任方多次沟通,在赔偿上依旧没有达成共识,后来,由村上人民调解委员会出面,主动联系对方所在村的村委会,四方坐在一起将赔偿谈妥。(作者:当代陕西 张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