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见初心

时间:2020-04-22    点击:633797

      

作者:程博

“皓昱要去当第一书记了。”听到这个消息,很多认识他的人都诧异。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低调内敛的张皓昱,为什么要放下县城机关舒适的工作环境跨界去干第一书记这个“苦”差事。

1982年出生的张皓昱,有着7年的乡镇初中任教经历和8年的教育局机关工作经历,这段经历让他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岗位上,他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在局机关行政岗位上,他先后获得“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延安市教育系统十佳通讯员”、“全县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认真负责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了解他的人都相信:张皓昱又要去开创一片新天地了。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张皓昱进村不久后发的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一张泥泞难行的道路。而这张照片就是张皓昱在一场大雨过后站在寺庄的路上拍的。

 

    寺庄村全长15公里,都靠这一条通村路连接。但这条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张皓昱一上任,就把修路提上了工作日程。

    在充分了解该路段的详细情况和有关政策后,他及时向局领导和镇政府汇报了有关情况,然后积极和县交通局联系协商,最终将南牛路修建列入了县级项目规划。2018年秋季,一条崭新的柏油路贯穿全村,村民们拍手称快。此时的张皓昱一边从心里感到高兴,一边又开始落实另一件谋划已久的大事。

     原来,在修路过程中,张皓昱就听见有村民议论:主路修了,巷道还是土路。要是能把巷道再一硬化就好了!村民的呼声在张皓昱的心里扎了根。寺庄村有七个村民小组,全部硬化可得不少资金。张皓昱一刻不敢耽搁,他一边通过亲戚朋友多方协调资金,一边积极向扶贫局争取项目。经过奔波努力,他从市级单位争取资金40万元硬化了清泉沟组的巷道,其他6个村小组的巷道也全部通过项目实施进行了硬化。2018年底,寺庄村村民出行不便和运输困难的问题彻底解决了。走在崭新、平坦的村路上,张皓昱觉得心里很踏实。

“皓昱,今年我想在多要些种烟面积,你帮我争取争取吧!”给张皓昱打电话的是贫困户高飞。如果放在几年之前,他是绝对不会主动要求增加种烟面积的,因为他家的致贫原因是缺少劳动力。

    高飞一家8口人,但父母年迈,其弟智力障碍,三个子女都在上学,加之高飞自身也有残疾,所以家里二十多亩的烤烟、玉米几乎全靠他妻子一人搭理。缺少劳动力不仅让他家的烤烟和玉米质量不好,收入不高,更成为制约高飞家脱贫奔小康的关键。

在一次日常入户中,张皓昱了解到村民李智兵家耕地较少,每年农忙都给其他村民打零工。一家有地,一家有空余劳动力,要是这两家能互补搭配那该多好!想到这里,张皓昱赶紧去找李智兵商量,能否和高飞家组成生产互助组,两家农忙时一起劳动,相互帮助,保证生产。刚开始,李智兵并没有一口答应。对于李智兵的迟疑,张皓昱很理解,在农村,劳动力可是最重要的发展因素。为了打消李智兵的顾虑,张皓昱一次次上门沟通协商,带着李智兵去高飞家中和地里了解情况,并安排两家一起参加种植培训。最终,高飞、李智兵两家的生产互助小组顺利组建。两家人互助合作发展生产,产业质量和收入都明显提高。张皓昱趁热打铁,根据村民实际联系组建了20多个村民生产互助组,村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得到了全面缓解。

 因为工作扎实,群众认可,上任第一年,张皓昱就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长”,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从不提及获得的荣誉,仍然默默无闻的奔赴在寺庄村的田间地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工作者的使命、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这就是张皓昱,一名平凡的基层工作者,却做着不平凡的事。